
刚刚结束的中美吉隆坡会谈,真是高手过招,完全不为过,成果也出乎很多人的预料。最后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特意跑出来,向中国说了一些“好话”。
要讲得通俗点,算得上一封“降书”也不为过,整个过程的反转真是让人觉得戏剧十足。
还没正式谈判开张呢,美方的态度那叫一个凶狠,手里不少狠话抖得挺响,可两天坐在屋子里谈完之后,风向就变得特别明显了。
当贝森特亲自表态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%的关税时,现场没人会觉得有啥悬念:美国那半个多月来使出的关税大棒,这次是真的挥不动了。
中国方面的主要谈判负责人、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在这场交手中表现得挺稳当的,他说的每句话都很坚决,也很明确。
和贝森特在记者会上的讲法一对比,挺有意思的:他反反复复强调谈判框架“有建设性”,可是对美方之前放出的那些硬话,他可是没提一句。
在这上下变化的过程中,谁掌握着主动权,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很。要说美国突然撒手不搞关税大棒,放弃对中国那百亿关税计划,原因就在于中方精准击中了美国的三大“死穴”,让他们不能不妥协。
早先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,结果反倒让他们的通胀率飙升到5.2%。大家都清楚,一旦通胀高了,普通老百姓买东西得掏更多钱,怨气难免,企业也挺不住,成本上涨利润变薄了,只能纷纷向白宫施压。
这通胀就像个快炸的炸弹,在美国内部快扛不住了,只能出门找外援,要先把国内的物价稳住再考虑别的事。
再说中国掌握着全球70%的稀土资源,这东西对于军工和新能源产业来说,就像做饭离不开盐一样,少了可不行。
中国一实施出口管制,美国的军工和新能源企业立刻就乱了阵脚,像波音、特斯拉这些大公司,忙不迭地跑去找政府,催着快点想办法,这一下子他们不着急都难。
聊到美国的供应链,洛杉矶港自己都坦承,之前设定的90天关税暂停时间根本不够,来自中国的货物运输根本恢复不了正常秩序。
眼看着圣诞假期快来了,美国家们像咱们过年一样,得备不少东西,否则零售商要是没货,生意就得完蛋,出现大规模断货的风险就在眼前。
这样的实际经济压力,促使美方不得不尽快达成协议,尤其像贝森特这样务实的官员,心里更明白,拖得越久越吃亏。
正是因为这三个软肋被揭露出来,美国之前喊得震天响、打算对华加征100%的关税、价值百亿美元的计划,最终也只能放弃了。
要说的话,几个月前美国还死咬着要保留20%的芬太尼关税,可这次跟中方谈判团队一接触,竟然连提都没提增加100%关税的事,态度变得那么软、那么明摆着。
中方能拿下这场胜利,绝非靠碰巧,李成钢坚决维护国家利益,背后支撑的是一套扎实的反制手段,每走一步都稳扎稳打。
“精准打击”方面,把莱多斯等几家重要的美国公司列入了管制名单,基本上是锁住美国的几个关键环节;再配合上稀土的限制,直接戳到了美国产业的“要害”,让他们想绕过去都不那么容易。
除了这个,中方在“多边合作”上也没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棵树上,另一方面则是在世界贸易组织(WTO)上告美国,用规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一方面,中方还在不断加强与巴西、阿根廷、东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,逐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,结果就是美国的制裁威力大打折扣,要靠制裁来施压,效果自然不如从前了。
到头来,也最重要的一点是,中方的底线从未动摇过,从谈判一开始到收场,中方始终明确表态:所有加征的关税必须取消,核心利益绝对不能拿来做交易。
正是这套坚决的“组合拳”,让美国试图用威胁勒索逼中方让步的想法彻底泡汤。当然,我们也得清楚,这场较量还没有彻底结束。
眼下这轮关税暂停时间到11月10日就结束了,之后局势怎么演变,还得静观其变。
有点苗头表明,美方内部或许还有些鹰派力量不甘心,打算用“延长暂停期”这招儿作为筹码,逼着中方在稀土问题上让步。这种事儿,说不定真会发生,得提前警惕着点。
至于接下来的打算,李成钢代表说得明明白白:双方都得按照自己国家的程序走一遍,这其实也是在提醒,中方不会掉以轻心,还得保持警惕着呢。
不管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会不会出波折,双方能不能见面,吉隆坡谈判的胜利已经传出来一个明确信号:
从日内瓦到吉隆坡,中方的谈判团队一次次表明,美国那关税大棒对中国来说,基本上没啥用处,甚至可以说根本没起到多大作用。
当贝森特放低姿态,百亿关税计划彻底玩砸了,世界都看明白了一点:遇到态度坚决、准备充分的中国,想用制裁和威胁来压倒我们,根本不成事,这次美国又没达成他们的目标。
说到底,各国角力,主要靠的是各自的实力和底气。中方坚持底线,打得准准的,不仅保护了自身的利益,还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态度——不主动招惹事,但也绝不怕惹事。
不管接下来谈判怎么发展,只要中方保持这份理智和坚决,就不惧任何困难和考验。
参考信息
环球网 2025-10-27 这次关于几个重要的经贸事项,双方开展了“建设性”的交流,结果在吉隆坡的中美磋商中基本达成了共识。
优配网-股票配资网址-股票低息配资-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