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48年,淮海战役轰然打响,面对解放军如摧枯拉朽般的猛烈攻击和包围歼灭,国民党军队的士气迅速崩溃,许多部队甚至成建制地选择举旗投降。在这场风起云涌的战场上,有一个排的士兵在一位国民党士兵的劝说和带领下,最终集体向我军投诚。
当时,正在为投降人员登记身份和信息的文书,听到带队士兵自报家门,说自己来自建阳县秉文区保田大队,曾被华东五分区抽调参加攻打李堡的战斗。这恰巧引起了这位记录文书的强烈兴趣——他也是建阳人,对李堡之战耳熟能详。当他看到对方写下的名字“张定元”时,顿时惊愕得瞪大了眼睛。
“张定元?!”文书猛地站起身,仔细端详着这名士兵,“你说你参加过李堡战斗,但我记得当年那场战斗有六名同志牺牲,其中就有‘张定元’这个名字。难道你不是早就牺牲了吗?”这番质问让张定元一时愣住,随即叹了口气,缓缓讲述起自己中弹后的一段惊心动魄经历。
在那场攻打李堡的激烈战斗中,敌人的枪弹如同飞蝗般密集地扑面而来。硝烟弥漫中,张定元跟随着战友们奋勇冲锋。忽然,他感觉胸口一阵剧痛,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,眼前一片漆黑,失去了意识。那时,敌我力量悬殊,我军攻势受阻严重,最终不得不仓促撤退。除了冒死抢救的几名伤员外,许多阵亡战士的遗体被遗留在了战场上。事后,这些英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,家属享受烈属待遇。
展开剩余67%然而,谁也没料到,就在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天还未亮时,张定元竟然从死寂的尸堆中缓缓苏醒。四周只有偶尔的虫鸣声,战场死寂一片。他意识到自己仍活着,急忙爬出尸堆,顺着荒草坡艰难爬行了近半里。胸口的血痂在爬行中破裂,鲜血滴落,剧痛袭来,几乎让他寸步难行。
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时,一位路过的老乡发现了他。老人家一边简单核实身份,一边冒着生命危险将他背回了家。这位乡亲是个医生,细心地为张定元清理伤口,秘密将他藏匿在家中。经过悉心的护理和治疗,张定元终于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,身体渐渐康复。
几个月后,伤势大致痊愈,但因为身处敌占区,张定元无法联系上组织。他满怀焦急地告别了救命恩人,踏上了回乡的征程,期望重新加入革命队伍,重拾战斗的信念。然而,命运弄人,他在归途中被一支国民党军队抓壮丁,阴差阳错地成了敌军一员。
但张定元并未因此灰心丧气。在黑暗的环境中,他对自己说道:“既然无法改变现实,那就安于此地。革命无论身处何方,能持枪作战便是战斗!”于是他隐姓埋名,努力融入敌军,搞好人际关系,利用各种机会向同袍们宣传正确思想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张定元成功说服了所在排的所有士兵,大家渐渐明白,投降解放军才是唯一的生路,继续与人民为敌只会走向死亡。淮海战役爆发后,他带领排里人趁机秘密投奔解放军,彻底实现了身份的转变。
张定元的“死而复生”故事,成为当地百姓口中的传奇佳话。曾有乡亲好奇问他:“你不是在李堡战斗中牺牲了吗?”他总是笑着回答:“当时确实死了,但那时全国尚未解放,阎王爷不肯收我!”后来,因其出色表现,上级将他家烈属身份改为军属,还为他记了一次二等功。
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,像张定元这样的草根英雄数不胜数。他们在黑暗中奋起,虽然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淹没,但他们的故事是那段波澜壮阔人民战争史诗中不可或缺的篇章。
感谢您的阅读。我是青史如烟,专注讲述小众历史与草根英雄的传奇故事。本文为革命珍闻录第183篇,欢迎大家关注,浏览往期精彩内容,踊跃评论与转发,共同传递正能量。
参考资料:《建湖文史资料》,徐传方口述
发布于:天津市优配网-股票配资网址-股票低息配资-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